Sunday, October 28, 2007

专业医师 VS 江湖医生

老同事患上了末期胰腺癌,本地两家大医院都放弃治疗,只好到新加坡去做化疗手术。四次化疗以后,由于经不起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回家休养。在这期间,经朋友介绍,每天服用江湖医生配制的一种「马草」汁。「马草」,通称为「牧草」,又叫「甜根子草」,又名「假甘蔗」,多数长在河边、矿湖边或水积区。性味甘凉,民间用于清热解毒、小便不利或下肢水肿。

老同事躺在靠椅上,困倦无神、语音低微、身微热、舌红嫩、脉沉细、更有时时冒眩,一派阳虚,还有虚阳浮越的证侯。在这种情势之下,用大剂回阳已恐不及,怎能还服用甘寒的「马草」呢?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呀!江湖医生先入为主,我们这些专业医师也只能靠边站。江湖医生举了许多用「马草」治好的例子,甚至可以提供电话让你求证。他所提供的当然是十个治好的案例,其它九十个治不好的肯定不会给你。专业医师就无法用这一招,因为所有来诊的病人都必须注册,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都要记录在案。同时还要开一个病案文档,开什么方,用什么药,病情的转归预后,都有详细记录。到最后病有没有治愈,也有一个结案。结果一百个病人可能只治好了五十个,显效率为百分之五十,也可能治好了八十个,显效率为百分之八十,肯定没有江湖医生那十个人就可以当成百分之百。还有,江湖医生可以拍胸堂保证「包医」,但是,全世界没有一个专业医师敢替病人「包医」。在这种情况之下,专业医师遇上江湖医生肯定吃了大亏!

归途中,我一再沉思,为什么病患者或家属宁可拾弃百分之八十的治愈机率,去接受只有百分之十的治愈机率呢?这种现象时常发生,也可能天天都在发生。是病患者或家属的无知,还是我们专业医师做的不够?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够,而寻致病患者或家属的无知?

回到诊所,已是夜幕低垂。树上一群乌鸦在喧吵,在这群鸦集聚的地方,几乎很少看见其它的鸟类。

注:不久后消息传来,老同事由于食下即吐,已紧急送院输液。

Saturday, October 27, 2007

「太空」人

「你有地皮吗」?
没有。

「有房子吗」?
没有。

「车子总该有一部吧」?
也没有。

「那银行有存款吗」?
更没有。

「有老婆吗」?
没有。

「什么都没有,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太空」人!

牛夫子:因为一个太空人,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太空」人!
再多几个太空人,我们个个都要变成「太空民族」!
国家也提升为「太空」国,波列!波列!波列!

Friday, October 12, 2007

谈中西医结合

「中医和西医结合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既有个学术问题,又有个政策问题,两者相互交叉。如果我们不搞清楚政策与学术的关系,用政策来代替学术,其结果必然使学术受到限制,难以向前发展。我认为,中医、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术体系,在学术上它们应该是平等的,绝不能用中西结合来取代中医」。-吕炳奎-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误解。中西医结合医疗效果是否会更好?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中、西医的理念和方向。西医是随着科技的研发而不断向前探索,过去治不好的病,今天可能治好了。今天治不好的病,只要不断向前研发,以后也有可能治好。因此,西医的方向是前进式的,是向前的。中医则刚好相反,对治不好的病,不能跟随西医向前跑,只能往后看。找明代的李时珍治不了,就要找金元的李东垣,李东垣也治不了,就要找东汉的张仲景,张仲景也治不了,就要去问岐伯或黄帝。可见中医是向后走,回源头去寻找治疗的方案。中、西医方向既然各走极端,又如何能结合呢?

目前中医利用一些西方医学的检测仪器,比如听诊器、血压器、体温测量器、还有一些血液、尿液的病理数据检查,CT检查等西医的诊疗手段,看起来好像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其实中医用以上仪器只是做为辅助诊查。比如说一位少腹疼痛的妇女,经中医以传统手段望、闻、问、切四诊后确诊为妇科肿瘤,但是却无法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形态的大小以及生长的位置。中医可以在治疗过程当中或疗程以后,用上述检测仪器做为确定治疗效果。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还是只用中医中药。所谓结合治疗,既在使用中药时也配上西药。由于西药的性味没有温、热、寒、凉,没有升、降、浮、沉,因此无法和中药结合使用。你总不能用「丹参片」再加「阿斯匹灵」。

中、西医可以互辅以加强治疗效果。比如手术切除或化、放疗后的体能恢复、减低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等。只要配合得当,中、西医尽管体系不同,各走两端,还是能为人类的健康共同做出贡献!

Tuesday, October 9, 2007

浅谈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必须建立在两大原则上:
一、整体观
二、辨证论治
只要不乖离以上两大原则,传统中医是必须现代化的。比如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笔记本做记录,开发中医电脑软件,中医医院或诊疗所的规范和系统化,一些中药剂型的改变和提升,能辅助和提高辨证论治机率的仪器等。但是,假如以现代化的科技,取代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那么这种所谓的中医现代化是无法苟同的。我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一部传统的马车现代化,比如说我们觉得木制的轮子不美观和不实用,大可把它换成现代的胶质轮胎。硬木制的座椅如果坐得不舒服,可改为现代的乳胶软座,马车跑快了感觉颠簸不适,还可以装上避震器。甚至还可以装上一台小型发电机,给车厢安装空调、、、、但是,有两件东西肯定不能换,一是那匹拉车的马,二是控制马车行驶的马缰。你把马给换了,换了一台现代化的驱动机,那还能叫马车吗?你把马缰给换了,换了一副现代化的驾驶盘,再装上一副刹车器,马车在飞奔时,要车子停下来,你不拉马缰而猛踏刹车器,肯定会搞到人仰马翻!中医现代化也是一样,只要坚守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两大原则,以现代化的科技来包装和提高应用效果,对发展中医该是利多于弊吧!

Wednesday, October 3, 2007

脉诊(五)-结论

最后,我们翻开中医圣典「黄帝内经」卷五,「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所谓「有过」之脉,是指「异常」的脉象。试问当今之时,有那一位医师可以按上述的条件诊脉?

「脉诊」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过程中,的确有一定的作用。如李时珍言:「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从古至今,「脉诊」从来就不曾用来透视人体或确定器官的病变。「脉诊」在中医临床的实际作用,江笔花已说的很清楚:「切脉一道,不过辨其浮沉以定表里,迟数以定寒热,强弱以定虚实」。柯韵伯所提的:「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是五法」。即浮、大、滑、动、数为阳脉,相对的沉、弱、涩、弦、迟为阴脉。在临床诊断中,好好掌握和实践,已经可以左右逢源,受用不尽了!

「脉诊」作为中医学的文化遗产,是有保留的价值。但是,如果要单凭「脉诊」应用到现实的医学诊断中,到头来反而是「苦了自已,害了中医」。祈学者再三思之!

Tuesday, October 2, 2007

脉诊(四)

说到「切诊」,自古以来已成为中医大夫的「特征」。凡不懂「切脉」,就不是中医师。但是,「切脉」也有其争论性,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见解。清代大医家江涵暾在著作「笔花医镜」的「望闻问切论」中,就「切脉」做了以下评论:
「切脉一道,不过辨其浮沉以定表里,迟数以定寒热,强弱以定虚实,其他则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且时大时小,忽浮忽沉,六脉亦难定准,故医家谓据脉定证,是欺人之论也。」

我们再看历代大医家对「脉诊」的评论:

朱肱-宋代大医家,著作「类证活人书」。对切脉有以下评语:
「问而知之为中工,切而知之为下工」。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本草纲目」和「濒湖脉学」作者,是二十八脉的创始人。对脉诊评语如下:
「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张景岳-明代著名大医家,为「景岳全书」作者。对脉诊评语如下:
「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应与不应也」。

徐大椿-又名徐灵胎,清代大医家,著有「医贯砭」、「医学源流论」等巨著。对脉诊评论如下:
「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

郑钦安-清代著名医家,火神派之开山鼻祖。对脉诊评论如下:
「脉无实体,认证为要」。
「凭脉而定病,未必尽当」。
「诸脉纷纷摸揣,试问天下医生几人,将二十八脉明晰?以余拙见,有力无力尽之矣!不必多求」。

清代著名医家齐秉慧,对一些受人误导,过度迷信切脉功能的无知病黎,感慨直言:「今多有自隐病因,以脉困医,令其猜病,偶合则称为神手,不合则薄为庸才,不服其药。是以明医反不见信,良可慨也」!

以上所举,皆是历代中医大师对脉诊的评论。牛夫子此举,并非要贬低脉诊作用,而是用心良苦,希望学者或病黎,不要对切脉有所误解,以至被一些居心不良者有机可趁,贻误健康。
下一回我们将对脉诊作一总结。

Monday, October 1, 2007

脉诊(三)

东汉著名医家,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在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有些条文甚至只有「证」而无「脉」。比如太阳病篇第三十五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篇第四十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篇第九十六条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以上条文都没有「脉」证。

中医临证时假如证侯不明显,但脉象明显则舍证而取脉,反之,则取证而舍脉。因此,中医诊病,不一定要凭脉取证。比如说「太阳病」,「脉浮」是决对的,但「脉浮」就不一定是「太阳病」。「太阴病」也有「脉浮」。「伤寒」第276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也就是说1+1=2是决对的,但2就不一定=1+1。

清代大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有言:「太阳之脉,从风则缓,从寒则紧,从温则细,伤上则浮,伤下则沉。当因证而合脉,勿据脉而断证」。

以上所举,已足以证明医师不可单凭切脉而定证。切脉也不象传说的那么神秘和神奇。下回我们会继续探讨历代医家对脉诊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