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3, 2008

中药的「量变」和「质变」

「量变」则「质变」,是大自然的基本定律。打个比方,当你的薪水只有一千元时,你只能坐一部摩多车,租一间小房间,每日两餐吃杂饭。薪水起到三千元的时候,你会买一部二手车,租一间小排屋,除了吃杂饭,偶而还会上馆子吃一餐好的。薪水起到五千元,你会换一部新车,买一栋房子,每天两餐吃馆子,偶而才吃一回杂饭。你说,是不是「量变」则「质变」?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做一道菜,盐「量」的多或少,就会影响这道菜的「质」。

中药也是一样,药效的发挥,就在「量」与「质」之间。中药有一条处方叫「倒换散」:同样两味药,大黄和荆芥穗,治小便不通,荆芥穗用12克,大黄用6克,治大便不通,大黄用12克,荆芥穗用6克,「量变」则「质变」。有人说「伤寒论」的方不能随意更改,必须按原方的「量」。其实「桂枝汤」本身就是一首「量」与「质」不断变化的方。

以下一则病例,用药效果就在「量」与「质」之间:

林罗宾,男,十四岁,住班丹英达,03-06-08来诊,主诉鼻塞、鼻流清涕、鼻敏感、早晨打喷嚏不停、睡觉有鼻鼾声、症状遇寒尤甚、体质畏寒,症状持续发作三年余不愈。患者体质偏寒,舌红嫩、润、脉沉弱。症属上焦元阳虚衰,必须力补元阳,拟以下处方:

生姜25克 桂枝15克 白芷9克 川芎6克 石菖蒲6克 淡附片12克

21-06-08复诊,上述征候几乎悉数缓解,再跟进处方以巩固疗效。生姜辛温行阳分,祛寒发表,宣肺解郁。所以份量一定要大予桂枝,假如上述处方反过来桂枝大予生姜,则肯定达不到效果。因此,中医有传「方」不传「量」之说。

Tuesday, June 17, 2008


山抹微云,
天连衰草,
雨后更兼斜阳。
今宵寒雨,
聊共饮离觞。
几曾蓬莱梦侣,
聚首处,
烟霭茫茫。
小楼阁,
烛灯一盏,
美酒诉衷肠。
兴情当此际,
古往今事,
语重心长。
良宵苦短,
无言凝相望。
此去何时聚也?
小岗上,
空余花香。
伤神处,
高峰望断,
灯火已昏黄!

Monday, June 16, 2008

失眠症

葛苏玛 女45岁,印尼华侨,住蕉赖美嘉园。07-05-07来诊,主诉失眠不寐,心烦、心悸,虽感疲倦有睡意但还是彻夜不能入眠,伴有头重、头痛,症状持续两个月,服安眠药也只能略为改善,但又担忧西药的副作用,因而异常苦恼。患者有月经不调症状,面色无神,身重困倦,偏寒。舌质淡胖、苔微黄、津少。脉弦数。血压正常,心跳每分钟100。电子经络测定左肝39,右肝52。左肾35,右肾45。综合四诊检测应为肾水不济心火之失眠症,先以一剂「交泰丸」交通水火-
肉桂3克 黄连18克。

14-05-07复诊,睡眠略有改善,每晚能入睡3-4小时。改处方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黄连12克 黄芩6克 白芍6克 阿胶9克 鸡子黄1枚

22-09-07复诊,服上方后失眠症基本痊愈,甚至在吵杂环境下也能安睡。随访至今已九个月,无任何复发迹象。可见失眠症如果能对证治疗,中医效果的确比西医有过之而无不及。

眩晕〔二〕

WONG SK 男56岁,住雪州双溪龙。12-05-08来诊,主诉眩晕,发作时看地面、马路旋转凹凸扭曲,无法驾车,症状持续一周,影响日常生活。经西医检查,血象、尿液、心电图、脑部MRI扫描,一切显示正常。西医怀疑是内耳眩晕症,但经服药不见缓解。

患者体质健壮,二便正常,饮食如故。偏于怕热,腰酸、少寐、舌红、边红、苔黄无津、脉沉细。电子经络测定:左肝49,右肝62。左肾42,右肾39。综合四诊检测应属肾阴亏虚,水不上济。断为「水证」为主证。开以下处方: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9克 桂枝6克 白术3克 白芍3克 甘草3克 泽泻6克 丹参3克 益母草3克
天麻3克 钩藤3克 栀子、黄芩、桑寄生、牛膝各3克

17-05-08复诊,眩晕症状基本缓解,睡眠改善。拟以下处方善后调理:
茯苓9克 桂枝6克 白术3克 白芍3克 甘草3克 泽泻6克 丹皮6克 当归3克
川芎3克 熟地9克 首乌3克 酸枣仁3克

随访至今,眩晕症状基本痊愈,无复发征兆。

Monday, June 9, 2008

中医的困境

市面上看来中医前景一片大好!中医诊所到处林立,看中医的患者似乎越来越多。但偏偏就有一个怪现象,就是每年高考毕业,自愿选读中医学系的华裔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报读西医系的学生反而挤破了医学院的门槛。这种不正常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必须关注:

一、中医地位不明确

传统医药法令至今还没有定案,中医师地位无所适从。中医学和西方医学一样,都拥有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也有一套正规的教育系统。但是中医却被迫和其他民间传统医疗法归纳为「替代疗法」,无法纳入主流医学,因而影响了中医发展的趋势。

二、中医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没有管制和规范,造成中医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中医的专业行象。中医诊所虽然到处林立,但多数是从事骨伤、推拿、足疗、拔罐、刮痧等传统民间疗法。而且多为外来者操作。中医高等学院毕业后开设中医内科诊所的必竟不多,原因是:
一、没有把握维持一定的病号量以应付诊所的基本开销。除了面对西医诊所的竞争,还必烦面对大量外来传统医疗保健诊所的激烈竞争。
二、临床经验不足。中医易学难精,入门易,钻研难。中医不是一门「现代科学」,而是一门「古典艺术」。凡是从事「艺术」者,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天份,二是嗜好。比如说从事画画者,首先对画画要有一些天份,然后是对画画的爱好。假如只是为了找一份职业糊口,那画画的水平肯定搞不上,充其量只能当一个画匠。

要投入中医,首先是对中华古典文学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然后是对中华古典文学有钻研的爱好。如果学中医是抱着找一份可以糊口的兼差,或者是打算在退休后有份轻松的职业可寄托,以这样的心态学中医,即使能学成也会很快的陷入瓶颈。我举个例子:一名高等院校毕业的中医师,开了一间诊所,开始时对一些疾病的确可以掌握,尤其是一些西医无法有效处理的疾病。比如内伤咳嗽、风湿痹痛、妇女经病等。由于中医被视为「替代疗法」,也就是说主流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寻求中医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所面对的难度就越来越高,求医者的病情也越来越复杂。假如临证水平不足,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病号量就会很快流失。一旦陷入这个瓶颈,中医师很难有回转的余地,有些医师为了留住病号,只好大量使用西药。中医用西药,和西医用西药,在本地区有很大的分别,中医用西药在医药法令下是不合法的,因为中医用西药是在病人不知情下使用,西医用西药是在病人同意和知情下使用。

中医学讲求辨证论治,不能辨证,又如何论治?中医临床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临证察机,辨证论治。但是,要学好辨证,时间不能耗费太长。假如要花上十几二十年才能培养一个临证高手,这种职业会让许多年青学子裹足不前。有鉴于此,中医学者应该探讨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寻下,将临床辨证规范化、系统化、甚至数据化,让临床医师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辨证法则,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和信心。

三、华社不热衷支持中医

官方组织不支持中医,还无可厚非,情有可原。但华社、商家不支持中医,就有点说不过去。许多华人商家规定公司职员只能享受西医治疗的福利,而忽略了职员也应该享受中医治疗的福利!其实有许多华社商家的职员都很想看中医,但想到要自掏腰包,又不能拿请假单,只好被迫改看西医,尽管有些病西医也看不好。此外,华社商家也应该争取把中医治疗例入医疗保险系统。能纠正以上观点和偏差,中医才有发展的前景!

Saturday, June 7, 2008

油价暴涨不用慌,改变生活有妙方。

早早睡,晚晚起,又省电,又省米。
懒出门,少穿衣,家家不用洗衣机。
少坐车,多走路,走的一步算一步。
不吃荤,改吃素,三餐野菜配豆腐。
不看病,找算命,求神拜佛来搞定。
一包盐,两块钱,一家八口舔一舔。
喝多多,吃少少,肚皮能胀就算饱。
风扇开小小,门窗开大大,一天到晚都是夏。
头发剪平平,省钱绝顶又聪明。
走路不要拖,拖了鞋底剥。
说话别罗唆,罗唆饮水多。
老板天天不冲凉,伙计月底才有粮!
省油、省电、省水费思量呀费思量!
真凄凉!

Wednesday, June 4, 2008

KETUANAN ORANG PUTIH 在美国没有市场

奥巴马以黑人身份在以白人为主的美国人社群中胜出而迈向白宫之路,可见KETUANAN ORANG PUTIH 在美国没有市场,也许美国人的智慧比不上MELAYU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