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7, 2009

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三﹞

宇宙是一个大气的圆运动,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公转,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也自转,在公转和自转当中就产生了气的对流。宇宙间的大气中,有四大重要气体元素:氧、氢、氮、碳。氧气是往上升的,氢气是往上浮的。氮气是往下降的,碳气是往下沉的。这四大气体的升降浮沉,就是宇宙圆运动的基理。

人体为一小宇宙,为宇宙大气所生。「天地之气,合之为人」—内经。因此,人体也像宇宙圆运动一样,在体内产生升、降、浮、沉诸气的对流。浮沉为阴阳之本体,升降为造化之妙用。人身之左部应东方,属春气,主升。人身之胸部应南方,属夏气,主浮。人身之右部应西方,属秋气,主降。人身之脐部应北方,属冬气,主沉。胸脐之间应中央,属土(中)气,主旋转运化。河图的五行,火气宣通于上,水气封藏于下,木气疏泄于左,金气收敛于右。

由此可见,人身和宇宙都处于一个圆运动的循環规律。这个规律一旦受到干撓或失衡,在宇宙则形成自然灾害,在人体则产生生理疾病。人体圆运动的循環,由中气(土气)所主导,土气运转,则牵动木气左升,木气左升,则金气自然右降。这是一个整个的圆运动规律。我们可以用骑自行车作为一个比喻:当右边的踏板往下降的时侯,左边的踏板就自然往上升。当左边的踏板住上升的时侯,右边的踏板就自然往下降。左右两边的升降作用,主要是依靠轴心的主导。要使自行车向前跑动,必须要完成整个圆运动的规律。人身也是一样,要保持人体正常的运作,必须土气运转、木气左升,金气右降。

即然人身病理的产生,不外乎土气运化不灵,木气不升,金气不降的圆运动规律,我们只须把辨证焦点放在土气运化、木气左升,金气右降,就可以准确的掌握整个的辨证规律,大大的提升了临床辨证水平。正如张锡钝所言:「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宇宙有四大,地、水、火、风。人身也有四大,曰地气〔土气〕、水气〔肾气〕、火气〔君、相火气〕、风气〔肝木气〕。人体生命机理的运作,有赖于这四气的正常循环。中气左旋,则木火之气左升。中气右转,则金水之气右降。升极必降,降极必升,木火左升,必右降以交金水,金水右降,必左升以交木火,这就是人体整个圆运动的规律。只要这规律其中有一气失调,就会由局部而影响整体。比如:肝木是主疏泄的,肺金是主收敛的,金气的收敛不及,就会影响到木气的疏泄太过,证侯表现为: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白带、经早。木气的疏泄太过,也会影响金气的收敛不及,证侯则表现为: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余者类推。治理法则:疏泄太过,用收敛法,桂枝汤证。假如肺金收敛太过,也会引起火气不能宣通,证侯表现为: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收敛太过,用疏泄法,麻黄汤证。

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二﹞

两年前,笔者在国内书局买了一本看似不起眼的医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作者为清未明初著名的白族医学家彭子益,彭氏为云南大理鹤庆人,精通经史子集,醉心医学,曾任清太医院医师。全书由当今山西名老中医李可主校。读完整本书后,如李可老中医所言:「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反思一生医事之成败,觉今是而昨非!」

李可在书中序言提到:「彭子遗书,中医之魂。为继中医四大经典之后的第五经典。」

「彭子遗书的问世,将唤醒国魂与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与迷阵,开创中医复兴的新世纪!」

「彭子的古中医学思想,是古代中华文化大智慧的结晶。世界医学的有识之士,必将受他的启发,重新认识「生命与宇宙整体观」。

彭子认为,晋唐之后中医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内经主旨和医圣仲景的正统。后世儿料、温病学派、时病派均标本倒置,不识人体本气自病之理,妄杀许多人命,沿袭数百年,贻害非浅。彭子遗书,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之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承于内经要旨,下受于仲景心法,以医易河图中气升降之理,串解中医经典之奥妙。全书以通俗畅晓的语言,从头绪纷乱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科学的中医系统,而且一线贯穿于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彭氏强调中气的作用,中气者,脾胃二经中间之气也。河图之理以「土」居中,上下左右,无「土」不成。故内经之理,仲景之学,独重中气。「土」为万物之母,在人身为万物之本、生命之根。故五脏六腑以脾胃为核心,十二经气升降变化,以中气为轴心。五行学说,不是简单的生克平列图,而是「土」为中心论。正是内经「五脏皆秉气于胃」的具体化。一切外感、内伤,无非中气受损,升降乖乱。升者不升,遂生下陷诸病。降者不降,遂生上逆诸病。各经之病,无非虚实寒热,治病之法,无非补泻温清。而虚实寒热之病,无非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补泻温清之法,无非逆者降之,陷者升之,复其升降之常而已。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

中医学的两大原则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但是,这两大原则在中医教学课本上,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学子所读的四大经典,各家学说,各种辨证方法都是建立在一个模糊的、非系统化、非料学化的阴阳五行教学基础上。因此,许多中医大专华业生,在临床上都普遍面对了辨证论治的难题。最后,只好放弃中医内科,而只用针灸、推拿、刮瘀、拔罐等易于掌握的中医辅助疗法,有者甚至索性放弃所学,另谋出路。从事了十多年中医教学管理和临床教学管理的李洪渊教授,也坦诚指出,全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医学生,一直到毕业都掌握不了辨证论治。掌握不了辨证论治,又如何能往中医这条路子继续向前走呢?

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之父的张锡纯,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成果:「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传统中医教学,是取「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书为讲义,如此以教学生,取径太远,非十年之功,不能卒业,即能卒业者,果能得心应手乎?」

笔者搞中医临床工作十余年,对张锡纯这一番话,感同身受,慨叹不己!新教学的三年,与传统教学的十年,前者卒业后皆能行道救人,后者不能卒业,或卒业后不能得心应手。差别之大,关键在于教学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统一规范,普遍采用四大经典、各家学说、各门各派、各司各法。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因此,学生华业之后,对于辨证论治,还是如坠五里雾中,摸不着头脑。往后必须经冗长岁月的摸索,从临床中累积经验,到了白发苍苍,两眼昏花的时侯,才能有所悟,才能行道救人!如此医学,纵能起死回生,也会让许多年青学子裹足不前。在此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始创者彭子益的一句话:「中医不良,非中医学本身不良,乃为中医学本身说法的书不良耳。」

Monday, February 9, 2009

青蛙园午曲

(为响应郑丁贤先生提倡「青蛙主题公园」而作)
我的午姿真美妙,
我的身裁也够俏。
左边转一圈,
右边跳一跳。
嘴巴鼓一豉,
屁股翘一翘,
两眼四方瞧一瞧,
那里有虫吃,
就往那边跳。
虫子三两条,
打死我不跳。
虫子一箩箩,
赴汤蹈火我也跳。
你不仁,我不义,
仁义放两旁,
利字当中照。
你要讲,尽管讲,
你要笑,尽管笑。
老蛙本性就爱跳,
母蛙不爽也要跳。
日晒雨淋不用愁,
黄伞底下放心跳。
跳 跳 跳
跳 跳 跳
跳到日月星辰转,
跳到飞鸟也会掉!
跳 跳 跳
跳 跳 跳
跳到风雨叶落飘,
跳到乌龟兔子叫,
跳到池塘干,
跳到水没了,
肚皮一翻,
死翘翘!死翘翘!

(掌声响起,波列!波列!波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