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

中医学的两大原则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但是,这两大原则在中医教学课本上,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学子所读的四大经典,各家学说,各种辨证方法都是建立在一个模糊的、非系统化、非料学化的阴阳五行教学基础上。因此,许多中医大专华业生,在临床上都普遍面对了辨证论治的难题。最后,只好放弃中医内科,而只用针灸、推拿、刮瘀、拔罐等易于掌握的中医辅助疗法,有者甚至索性放弃所学,另谋出路。从事了十多年中医教学管理和临床教学管理的李洪渊教授,也坦诚指出,全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医学生,一直到毕业都掌握不了辨证论治。掌握不了辨证论治,又如何能往中医这条路子继续向前走呢?

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之父的张锡纯,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成果:「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传统中医教学,是取「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书为讲义,如此以教学生,取径太远,非十年之功,不能卒业,即能卒业者,果能得心应手乎?」

笔者搞中医临床工作十余年,对张锡纯这一番话,感同身受,慨叹不己!新教学的三年,与传统教学的十年,前者卒业后皆能行道救人,后者不能卒业,或卒业后不能得心应手。差别之大,关键在于教学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统一规范,普遍采用四大经典、各家学说、各门各派、各司各法。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因此,学生华业之后,对于辨证论治,还是如坠五里雾中,摸不着头脑。往后必须经冗长岁月的摸索,从临床中累积经验,到了白发苍苍,两眼昏花的时侯,才能有所悟,才能行道救人!如此医学,纵能起死回生,也会让许多年青学子裹足不前。在此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始创者彭子益的一句话:「中医不良,非中医学本身不良,乃为中医学本身说法的书不良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