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4, 2008

从「治水」谈「治病」

「水为阴,火为阳。」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主体,「水火」是自然界的两大要素,也是组成人体结构的两大重要物质。「水」在自然界占了百分之七十,「水」有「两面共性」,即能为「用」,也能为「害」,即能「乘舟」,也能「覆舟」。因此,「水」的治理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重要课题。

从古至今,人类都非常重视「治水」。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家喻户晓的「夏禹治水」。「农田水利」是每个国家的重要工程,因为那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治理的好,该灌溉的灌溉,该疏导的疏导,「因势利导」,土地肥沃,庄稼丰收,人民才能丰衣足食。相反的,「水」治理的不好,土地干涸或泛滥成灾,肯定会出现饿脬遍野,民不聊生。

「阴阳应象大论篇」明确指出「水」与人体的关系:「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可见《内经》对「水」的治理也非常关注。在「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更直接提出了「平治于权衡,去菀陈挫」、「开鬼门」、「洁净府」等「水证」的治疗方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治水」篇论,不单只记录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其他六经篇论都有谈「治水」。尤其在太阳篇中,几乎都是论「治水」,只是病证的轻重和治法不同而已。足太阳膀胱经,膀胱是「水府」,所以与「水」有关。太阳「寒水」,「寒」与「水」关系密切,「寒」可以为「水」,「水」可以为「寒」。群方之首的桂枝汤,即是一首「治水」的名方。其中一节条文如下:
「温覆合一时许,遍身执执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发汗」即「治水」,「汗」是体内「水液代谢」的一种过程,直接形响了「休温」的调控。所以张仲景在太阳篇对「恶寒」和「发热」的治理原则,主要以「调控发汗」为主。「麻黄汤」和「桂枝汤」即为其代表方。我们看「桂枝汤」处理发汗的手法:「不可令如水流离」,即不能「太过」,「遍身执执微似有汗者益佳」,也不能「不及」。张仲景「治水」的手法,可谓一丝不拘。

六经皆有「水证」,临床上灵活掌握「水证」的辨证论治,往往可以有效的解决许多「疑难病」。以下四例为临床上比较易于忽略的「水证」个案。

(一) 李女士,63岁,太平人。2005年7月2日来诊。陈述病情如下;
胃气上逆,胸闷,胸痛兼有心悸。尤其不能侧睡,每次侧卧则心跳加速。症状持续十余年,经中、西医诊治无效。诊其脉弦,察舌苔水滑,按病情「不能侧卧,卧则心悸」,兼有「气上冲胸」,应诊断为「水气凌心」之「水证」。遂拟以下处方:
「苓桂术甘汤」原方加旋复花、代赭石、牡蛎、半夏、大枣。连服五剂。
7月11日复诊,症侯缓解,侧卧不再引起心悸。再跟进处方6 剂,至今未有复发
迹象。

(二)邱先生,36岁,蕉赖人。2005年7月9日来诊。陈述病情如下:
咳嗽,干咳无痰,无咽痛、咽痒,咳甚则呕。时有气逆上冲,兼有寒热往来。病情持续3星期,经数次西医诊治无效。诊其脉弦紧,舌淡,苔白水滑。按「干咳无痰,气逆上冲,舌苔水滑」,证应属「水气上冲」之「水证」。拟以下处方:
「苓桂术甘汤」合「小柴胡汤」加陈皮、半夏,连服五剂。一星期后随访,告知服药3剂后症状即缓解,至今未曾复发。

(三)黄女士,55岁,安邦人。2005年7月15日来诊。陈述病情如下:
咳嗽剧烈,痰多色白,每咳必呕,感胃气上逆,头晕,心悸,气短,时流冷汗,多年来病情反复发作,经中、西医诊治无效。当日病发,由友人搀扶来诊,当下已咳嗽不停并呕吐。诊其脉沉弦,舌苔水滑,察其以上病况,当属「寒湿水证」无疑。拟以下处方:
「苓桂术甘汤」原方加附子、半夏、桔梗、泽泻、生羌、细辛、五味子。即服一剂,休息片刻,症状稍有缓解。嘱其每日服三剂,连服三天。7月18日复诊,症状基本全部缓解。再跟进处方6剂,至今未有复发。
按:病者每陈述「胃气上逆」,如伴有心悸,舌苔水滑,脉弦滑者,应当注意是否「水气上冲」之「水证」。

(四) 刘小姐,35岁,文良港人。2005年7月23日来诊。陈述病情如下:
早晨餐后饮用过多水果饮料,上班途中突然心跳剧烈,胸襟衣服亦感颤动,略有眩晕,当下即转来诊所。诊其脉搏跳动130下,脉弦滑,舌淡白,水滑有齿痕,证应属「水气凌心」之「水证」。拟以下处方:
「苓桂术甘汤」原方加泽泻、丹参、益母草。即服一剂,休息两小时后心跳回缓,再检测脉搏72下。随后嘱其每日服两剂,连服五日,至今症状未曾复发。

除了以上的临床案例之外,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也有指出:「血不利,则为水。」因此,「水证」的治疗,在一般治水之法无效时,应从「化瘀行水」的辨证思维来考虑治疗方法。

「风、寒、暑、湿、燥、火」皆与「水」有关。「风」属「木」,「木」无「水」则不生,「寒」为「水」,「水」亦为「寒」,「暑」与「燥」皆为「水」之不足,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严缺者为「暑」,不足者为「燥」。「火」和「水」本是一家,「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则亡阴」,「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景岳全书

自然界元素的组成,「水」占了百分之七十。人体物质的构成,「水」也占了百分之七十。五脏六腑,经筋血脉,无处不有「水」。这些「水」都有一定的容量,即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太过」则「溢满壅肿」,「不及」则「筋涸血枯」。「水」可以为「用」,也可以为「害」。因此,如何辨别「水证」和「治水」,在临床上确实有深入探讨的意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